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01章 (第2/2页)
了一遍,快速扩大了产量。 厂区内有三间厂房,分别生产草纸、手纸等生活用纸,以及用来书写的文化用纸,和纸板纸壳等包装用纸。 外面一圈是作为员工宿舍的平房和食堂,招来的工人大部分是附近的村民,少部分是下乡知青。 “何同志,久闻大名,真是年少有为啊。” 她还在厂区门口呢,刘敦就赶紧从销售处的办公室出来见她。 来人寸头胖脸,穿着半新不旧的干部服,挺着弧度不小的肚子,很普通的中年人。 “还要多谢刘同志肯给我们商店一个机会,不知道这批手纸的具体数量有多少?” “不急,何同志先和我在厂里逛逛?” 何瑞雪含笑点头。 在单位里待久了,她也明白有些人做事习惯迂回。 先沟通下感情,等相互间有一个了解才好去饭桌上谈生意。 不理解,但尊重。 她这种直来直去只谈公事,把重点放在合同内容上的人,反而是这些人眼中不近人情的异类。 两人参观起造纸厂内部,边走边聊。 指着脚步匆匆,来来往往的员工,刘勋叹气,“何同志,你是市里大商店的人,不知道我们造纸厂的苦处啊。 我们几条生产线上都实行三班倒,一旦开工就不能停,为什么?设备都泡在水里,一旦关机,纸浆全流跑了,损失谁来担?” “大家的日子都过得苦,没个休息的时候,机器也是。 发电机坏了好几次,厂里特意去请的农机厂的电工,让他们帮忙守着随时修,又加装了两台电机,才确保生产顺利。” 何瑞雪点头,路过的员工们眼下或多或少都带着青黑,可见辛苦。 她也相当敬佩这些辛勤劳作的前辈。 虽然平时老喊着摆烂,但没有他们任劳任怨的贡献与付出,也没有后世人摸鱼偷懒的机会。 “是挺不容易的,你们一直在开工吗?没有休息的时候?” “那还是有的,要看原材料的,树皮的供应是最缺的,麦草倒是不少,但也要在周边的县里收购。 原料不够的话就给我们放假,都按照生产计划来。” 刘勋朝着她挤了挤眼睛,低声说,“其实在六六年下半年,因为外头闹得太凶,我们厂不少人被波及,也关停过。 但没办法,厂里的员工要吃饭,周围大队都要卖农副产品换钱,群众的怒火顶不住啊。 所以六八年下半年,我们厂又开了起来,这回招收的人多了三成,厂房也扩大了一间。 可见领导们都知道,只有造纸厂的地位越来越重要,咱们身上才有一枚护身符啊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