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19章 (第1/2页)
林渔想了想,索性将家里的积蓄都取出来,派人送往京城。 一来一回,林渔的家书抵达京城的时候,已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。 林珏最近很 不得劲,翰林院的差事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,里头的老人喜欢贬低新进,所有的杂务都推到他头上。 进去两个月,林珏光忙着整理文库了,每天都灰头土脸的。 偏偏回到家里,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。 这几天他的顶头上司又露出招婿的意思来,林珏只推说要听从父母之命。 如此,在翰林院的日子就更难过了。 林珏不后悔,他才进入翰林院两个月,就知道这几位抢翰林院学士的位置,都要抢破头了,他一个新来的掺和进去那是不要命。 心情不好,连着同窗邀请他出城游玩都没心思去。 直到这一日。 “信在哪儿,怎么不派人送去衙门。” 林珏三两步进门,一个劲的追问:“算了,先把信给我,爹还说了什么,他在青州可好,有没有遇上麻烦事儿,那边……” 送信的仆人都不知道从哪儿开始回答。 “少爷,信。”幸好一封信堵住了林珏的话。 林珏果然忘记追问,打开一看,脸色温和下来,嘴角都带着笑意。 他翻来倒去的看了两回,低声感慨:“爹爹总是算的那么准,哎,最近是我急躁了,遇上一点小磨难就憋着气,多亏爹爹提醒。” 这一天,林珏将信压在枕头底下,睡了个安稳觉。 从第二天开始,翰林院的人忽然发现林大人变了。 毕竟是新科状元郎出生,这位林大人颇有几分少年意气,进了翰林院就开始磨性子。 如今这位大人却收敛许多,竟是从桀骜不驯,直接变成低调内敛。 虽然还是“不识趣”,可却让人抓不住马脚。 林珏却趁着这功夫,将文库的书翻来倒去看了个遍,遇到好书还誊抄一本寄回家去,跟林渔一起分享。 皇帝不召见他,他也不再着急失望。 三年后,林珏迅速谋了外放,离开京城前往沧州。 那是父子俩的祖籍故乡,也是当年战乱最为严重的地方,历经十多年也还未恢复元气。 林珏心想,他想跟爹爹一样,作为父母官造福一方。 一晃眼十多年过去,林珏身为地方官,林渔又还在青州任职,父子俩只能书信来往,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一回。 举人出身限制着林渔的前程,在通判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多年,并未晋升。 林珏的仕途却一片坦荡,一路从知县、知州到知府,三十岁时已经成了地方大员。 新帝登基,正是新旧更迭,从官员名单中一眼看中了林珏。 “朕还记得这个林珏,当年高中状元时万人空巷,差点被榜下捉婿,后来还是老太师做媒,娶了王家女。”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