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104  (第1/2页)
    凌统的脚步顿住。    小刀似的眉头一挑,露出锐利的眼神:“先生问这个做什么?”    凌统不是未经世面的孩子, 他能把私交和公事分得很清。    李隐舟索性立住, 偏转头回顾少年:“想要查出是谁通敌营,就得知道谁能拿到好处。”    凌统深深看他一眼。    对方却不咸不淡地:“能继立的无非就是宗室, 实在不行编个义弟的名目也未尝不可,但总归有人在背后筹谋。你猜他们如今最想除掉谁?”    凌统背脊猛地一抽, 五指收拢握紧了剑。    李隐舟方收回视线, 继续快步走去:“所幸如今知情的都是将军的亲信,宗室不知将军生死,一定会打探情形,所以……”    谁在这个节骨眼上来探听,谁就极可能是叛徒。    不仅如此,一旦将军的死讯暴露, 孙权作为最合理的继承人会成为他们的活靶子。    凌统知道这个道理,于是也不再隐瞒,低低地道:“少主的庶弟孙栩肖似将军,因此很得军心。除此之外,还有宗室里的孙暠、孙辅,都颇有人望,若说素来没有野心是不可能的,只是将军看重手足,始终委以重任,只是对少主格外爱护。”    他声音忽一顿,面上展开笑容,越过李隐舟瘦削的背影,小步跑到前面。    背在身后的手指朝李隐舟微微地摇了摇。    李隐舟的视线越过他的肩角,落在其身前与之交谈的少年身上。    一个肖似孙策的少年。    英挺的眉,薄而直的鼻梁,微抿的唇角泛着笑意。    几乎不需要介绍,他就已经    可以料定,这是孙栩,孙策和孙权的庶出弟弟。    孙栩其实比孙权更年轻。    然而少年久经狂沙的脸庞已显露出同龄人难得的深邃与成熟,寂黑的眼瞳映着郎朗的星辉,泛出淡淡清寒的光。    他对李隐舟弯了弯眼眸。    李隐舟与孙家往来十年,竟是第一次见到他。    孙栩却阔步走了过来,刀剑碰出哐当脆响。    他笑得随意:“您是李先生吧?听闻您曾救过兄长妻女,果然百闻不如一见。不知先生字何?”    凌统回首对他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。    李隐舟会意地微笑:“本来就是草木里的人,也无字号。”    孙栩摸一摸鼻子,抬着眉颇遗憾地叹息:“先生是二兄的亲信,所以不想和栩亲近。”    言辞之中,隐含一种习以为常的委屈。    有袁绍、袁术这样的例子在前,嫡庶在这乱世之中并不算太要紧的事情,不过有孙老夫人这样强势的主母,庶出的孙栩想必从小受尽了寄人篱下的苦楚。    这点诉苦似的委屈是为了讨人心疼,为了争取哪怕一点的同情与支持。    同情或许是最防不胜防的伤人利器,孙栩已经忍受了十几年这种软刀子的反复割裂,心上的刀口可以藏进笑容里,他已经学会了将痂痕作软猬示人。    他其实并不如传言所说那样肖似孙策,尽管他极力地模仿着兄长的表情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