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263 (第1/2页)
忙又笑道:“能服侍陛下,是小臣的荣光……” 胡亥摆摆手,道:“朕心里有个想头——朕想把你写的隶书,做成制式,传阅天下。以后吏员文人,就以这隶书作为规范……” 赵高彻底愣住。 他从前也写过几篇作为典范的文字,不过那是跟李斯一起,而且真正被先帝采纳了的也只有一篇——没等推行开,就天下大乱了,命都保不住,更没有人考虑写字的事儿。 胡亥起身走动,驱散睡意,道:“你觉得如何?” 自己写的字,会成为天下读书人学习的范本,甚至代代流传——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是比皇帝格调更高的存在。 赵高平时妙语如珠,此时却忽然嘴唇发颤,有点说不出话来。 顿了顿,赵高舔着发干的嘴唇,勉强笑道:“陛下,小臣是什么货色?您就别开这玩笑了……”他虽然身居高官,为天子信臣,却始终有囿于出身的文化不自信。 胡亥笑道:“朕说你行就行——你只说,你愿不愿意写。” “臣,愿意!” 胡亥笑道:“那就这么说定了!” 他望着殿外的星空,心里计算着轻重缓急,喃喃道:“等与韩信之事定了,便推行此事……” 想到要与韩信商议之事,胡亥眉心皱了起来。 次日,楚王韩信果然抵达咸阳城,比使臣所说,更早了一日。 正是皇命所召,披星戴月,不得延误。 第187章 听闻韩信赶到,胡亥眉心褶皱更深了几分。 这次他特意召集韩信前来, 又留住淮南王与吕雉, 都是为了一桩大事。 这桩大事, 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对匈奴用兵铺路。 即使东胡公主贺兰雁去联合鲜卑山、乌桓山余部的事情进行顺利, 胡亥想要联合出兵, 还有最大的一个难题——那就是粮饷。 此前□□,整个帝国的家底打了个精光。 现在光复不过两年,只不过刚刚恢复了天下秩序, 黔首还在逐渐恢复耕作的过程中。不提早前赦免赋税的地区,为了鼓励流民回到原籍、促进农业,如今普遍实行的乃是十五什一的税率,刚好可以敷衍朝廷用度、官吏薪俸。 这种情况下, 帝国想要支持一场对外的战争, 从哪里凭空弄这么多的粮饷来呢? 私底下, 胡亥召见冯劫、李由, 商议过好几次。 因为对匈奴用兵一事, 乃是机密, 所以不可能公开讨论。 饶是以冯劫、李由的资历见识,也觉得这着实是一桩大难题, 两人都觉得以现在的国情来说,再起战争, 实在不是明智之举——一着不慎,便再度崩盘。 冯劫越想越是发愁,道:“陛下若这几年便要用兵, 只能是增加赋税,可是天下初定,黔首尚未完全归顺,一旦催逼过甚……” 李由也道:“这还只是粮饷。到时候难免还要征召青壮,送上战场。天下苦于兵事已经太久了。恐怕重燃旧怨……” 总之,两人都觉得短期内用兵,不是明智之举。 胡亥对李由道:“老丞相怎么说?” 这问的是李斯。 因年事已高,李斯得了恩典,平素都在家中颐养。 李由道:“家父说,当今情形,令黔首安定农耕,抚育后代,与民休息。如此二三十载,再言兵事,犹未为晚。”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