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35  (第2/2页)
  母亲不在了,父亲对他视而不见,旁支亲属嫌弃他。    唯一照顾他的老嬷嬷也在去年走了。    天大地大就只有他一人踽踽独行。    现在也就只有子昂夫妇的善意撑着他走着这段黯淡无光的日子。    接下来几日,孟平专心养着病,等身体好些,便去接了些抄书、写碑文的活。    子昂兄过来探望,他也尽量不见,就是怕连累人。    对此沈子昂也是无奈,只能通过小厮了解孟平一点情况,知道他无碍才松了口气。    等放榜期间,许芷萱挽着沈子昂四处游玩,有钱任性,看着什么喜欢便买什么,肆意的很。    而府衙内,学政领着清河郡官员以及请来的知名书院夫子们共同阅着卷。    上千份的考卷,一份一份标好等级。    帖经、杂文、策论、诗赋均是上等才被拿到了学政处过目,进而来排名。    苏慎是大儒,亦是四大书院之一的杏林书院山长。    阅卷之事,他本懒的参与,但奈何这次主考官是自个亲弟子。    虽是新鲜出炉的正三品礼部右侍郎,但还是初次当学政主管清河郡科举一事,生怕出问题,求到他这来,苏慎也不好不应。    近两千童生中,只取前五十为秀才。    苏慎要做的事便是前五十中挑出前十的禀生,确定好案首及前三。    首先排除的便是字迹不算特漂亮的,毕竟将来就算殿试,圣上入目第一眼看的这个。    接着主看策论。    策论代表着一个学子对南康国朝廷时事看法,能否有新意,提出中肯意见。    他一份一份瞧着,将前十挑出后,拿出了四份考卷。    “文乐。”    苏慎将学政喊来:“这四份策论无论是破题、立意、文采都属于翘楚,不分伯仲。你结合着帖经、杂文、诗赋成绩,将名次排出便好。”    “辛苦先生了。”    “无碍。”    苏慎喝了口茶:“不过这清河郡今年考生实力倒是比往年强上一些。”    “先生可有特别看中的。”    周文乐好奇,他老师往日可是很少夸人的。    “你先将名次排出我再与你说一说。”    苏慎现在讲,保不准学生就因着他的喜好,改了名次。    学政应了声是,立马组织人弄好榜单。    陈教习震惊的看着自个监督时印象深刻的两位童生,竟然都在前十之列。    “先生,这是初拟榜单。”    苏慎接过,把孟平、沈子昂除策论外所有考卷翻了一翻,看着榜单上面排名,满意点了点头。    周文乐则暗暗记住了两人名字。    他先生眼光向来独到,看中之人便差不了多少。    保不准以后先生兴趣来了,收了两人,他与他们也算是同门师兄弟。    放榜日子在即,许芷萱和沈子昂倒是不紧张,两人玩累便休息。    等正式揭榜日才定了汇才楼的上层去凑凑热闹。    两人到时,酒楼里已经满是等消息的考生。    沈子昂护着娘子坐下。    许芷萱开心听着这群童生兴趣勃勃的聊着八卦。    “听闻这次是苏大儒亲自审卷、定名,也不知哪些才子能中。”    “反正我是没报希望,纯粹来碰碰运气的,这案首之名,不出意外便是那郡丞的大公子李柏云的。”    “哦,此话怎讲,总不能因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