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新劈山救母(1)无题的开始  (第2/5页)
。    于是刘向在族长、族老及双亲的送别声中踏上了去长安的路,不像话本里的    寒门书生领个书童孤单上路,作为高门公子,他随行有五驾马车,小厮伴当近三    十人。没给带婢女通房是因为那位京官族老在信中明言,殿试后要给他在长安说    门亲事,具体也没详细说,可见必然会根据刘向殿试的结果来斟酌结亲的门户。    队伍昼出夜伏走了近一个月(华族大地地形类似中国,但面积却要大的多),    途径冀省、晋省进入直隶。刘向少年人自然少年心性,离家越远感觉身上束缚越    少,到直隶后竟然玩兴大起,放下了功课。但这门阀何等规矩传承,知道这些少    年郎咋一出门多半有天高任鸟飞、海阔任鱼游的心思,早早就嘱咐好主事的大伴    当,哪些地方可以带公子去游玩体验一番,哪些地方不能去。    「大伴,书里说直隶人杰地灵,颇有些地方山清水秀令人目酣神醉。我看离    约定到长安的日子还早,不如大伴引我去这些地方瞧瞧,也增长些见识。话说大    伴年轻时不是经常到长安吗?」这主事的大伴当是族长派给刘向的,虽是奴籍,    但在族中也是有体面的老管事,族长使他来也有暗中代为监督管教的意思在。刘    向既然年级轻轻考上了解元,显然不是傻瓜,十分明白这大伴的角色,对他态度    比较恭敬。    「公子说的有理,老奴常听大老爷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多行路想    必对科考也是有益的。」说完微微偏头想了想,又说:「公子看前方那山就是五    岳之一的华山,华山险峻,不宜赏玩。山下倒有座法门寺,是当年佛门助太祖皇    帝僧兵的驻地,后来成为天家家庙,公子有举人功名,可入寺观礼、朝拜,亦可    近观华山。」    「如此甚好!」刘向见好就收,他本也打算转几天放松放松再赶路温书。    法门寺地处进长安的要道,经百余年太平,外围早已形成大型集镇,往来人    口众多,大部分是贩夫、商贾和拜佛的香客。如果访客体力能更进一步的话,沿    着山间石阶小路往上十里出头,还有座御建的广贤救苦度厄圣母庙。它是华山主    峰上御建西岳大帝庙的副庙,修行人群里传言山下的法门寺其实是天家给这两座    庙转化功德才建造的,依天家对传言的态度来说,差不离属实。    刘向族里有书库,内有杂书记载山上有庙有景,尤其庙里的圣母娘娘像栩栩    如生、美貌异常,比古之西子、昭君不逊色。刘向年少慕艾,正是贪图男女事的    年纪,家里通房丫头就有三位。双亲见他未因贪图颜色坏了身子和功课,所以基    本由着他浑闹。这回有了见传说中绝色的机会,怎能不去瞧瞧?    至于随行的伴当小厮,刘向认为到时在法门寺先甩了就是,光天化日之下自    己安全不至于出问题。心中定好计策,便越发期待明天上山游玩了。    第二日天刚蒙蒙亮,见刘向随大伴从客栈出来,带着俩小厮步行到法门寺,    准备进香观佛礼。    留小厮在正门口外候着,两人前后入寺,刘向突然说:「大伴,我腹中绞痛,    似要出恭,您老先去进香,我去去就来。」主事大伴当对仙佛一向虔诚,恍惚之    下不疑有他,叮嘱一会儿大雄宝殿外见后,放刘向单独行动。    刘向奸计得逞顿时大喜,蹑手蹑脚又马不停蹄的小跑到法门寺西侧门出去,    在街边摊上买了只水囊,灌满茶水、问好路后向山上进发。    一路无话,刘向自身的体格不差,加上老祖对家族略慷慨,益寿延年强身健    体的丹药一直没断过,这十里多山路走的和平地也差不多,半个多时辰就到了圣    母庙外。    上华山的主路不在此处,所以路上碰到行人两三个,看外貌样子多是本地人    前来进香拜圣母。「看来此庙神奇之处流传不广,莫非记载是假?」刘向又觉得    那书作者行文语气不像作伪的,带着忐忑的心学着那些本地香客进入庙内。    庙占地不大,也就类似上饶府城内寻常富户的大二进院子。两侧有驻庙道姑    居住的厢房,靠北有一座正殿两座和耳房形制差不多的偏殿。    刘向恭敬的在西厢房门口向一位老姑子买了焚香和香油,在正殿外蒲团上跪    拜后,有位年轻道姑专门过来引他入殿内。    「有钱能驱姑子……祖宗诶,世上竟有如此美丽的人儿?不对,塑像?」刘    向平时也没这么轻浮,偶尔见到门派内派遣来接洽事情的女仙师,也就贪看几眼    便能恢复心情。但这圣母像彩绣辉煌,头上带着宝蓝水晶梅花髻,绾着星光翡翠    如意钗;身着金边月色宫裙裳,裙边系着金丝官绦,腰配七彩祥云宝剑,下着银    光莲花绉裙,恍若神仙真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