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三十四章 阵前辩论 (第4/4页)
又有叛乱?” “些许小患,岂能动摇国本?” 王朗摆摆手道:“那按照你的意思,如今天子失了民心,北方百姓尽已不做汉民,魏王代汉,便为天命。尔倒行逆施,便是逆天而为。说魏王以力假仁者霸,难道刘备没有在假仁者篡国吗?” 沉晨向北方拱手道:“陛下在一日,我主玄德公便会匡扶一日。假使曹操篡汉,夺取社稷神器,为天下苍生,我主亦要从曹操手里夺回来,这才是天命!” “呵呵。” 王朗冷笑一声道:“你张开百姓闭口天下,魏王已尽得北方,治下百姓何止千万?若非你们负隅王命,魏王早已一统华夏,令百姓安居。” 沉晨亦是冷笑道:“你说你看过我的书,但我却觉得你好像根本没看过。你的嘴里我只听到了为曹贼张目,告诉我既然曹操得了北方,我就应该臣服于他。却没有看到我在书中提的万民百姓,也看不到我说过的曹操屠了多少城池。” “既是为了天下,纵有死伤,亦是难免。”王朗沉声道:“杀十万能救千万,这难道不是应该做的事情吗?” “但我却并没有看到曹操救了千万!” 沉晨斩钉截铁地说道:“北方的黎民百姓过的生活并不是自己耕田养活自己,而是被曹操屯田所奴役,被世家大族所奴役。我主在南方得税十之有一,民得其九,百姓便会愈加富足,人人有衣穿,人人有饭吃。然曹操在北方奴役百姓,田出十,曹操得有十之七八,世家更是得其八九,仅给操劳了一辈子的百姓一口吃食,勉强活着。这样的生活又怎么能算过得好?君不见自南北相持以来,多少北方百姓逃至南方,多少黎民隐遁山林,不愿为魏民。归根到底,王祭酒也是世家大族出身,治下奴役了不知道多少百姓,因曹操庇护了尔等,尔等才为其为爪牙,汝等犬儒,也配与我谈万民,也配与我谈天下?” 这就是矛盾所在。 王朗自己就是东海王氏家族,有田有民有产业,属于世家大族地主庄园的既得利益者,隐户隐产能够帮助他们得到大量的粮食和财产,他们自然不会站在百姓这一边。 】 所以王朗不会来跟沉晨谈百姓,只会来跟他谈关于汉朝是否受命于天,汉朝的气数已尽,曹魏要代汉是否成为天命的问题。 而沉晨却一直坚持得民心者才是天命,因此才一直强调刘备得民心而曹操的民心是强取来的。 世界虽然并非善恶对立,黑白之间总有那么一道精致的灰。 但如果统治阶级不能够无限地向着正义靠拢,为百姓谋利的话,那么黎民百姓就会一直受苦。 曹魏的统治崇尚权力以及法制,对于百姓属于奴役政策,比如强征壮丁、迁民屯田、士家制度、生人妇等等,百姓受剥削和压迫居多,往往活者就很艰难,更别说什么尊严。 而刘备治下属于正常的王道政策,采取的募兵制,发军饷,收十分之一的田税,禁止世家大族对人口和田地形成垄断,百姓更加富足。 当然。 这一切的前提是刘备集团的生产力大大增加,不然也很难养得起那么庞大的军队。 但光是如此,双方制度就已经产生了本质区别。 曹魏建立之后,由于和世家联合,所以得到世家的支持,世家掌握大量人口和土地,基层会被迫支持曹魏,从而让曹操一直有强大的军队,可百姓会极度受苦。 蜀汉是以打压世家为主,世家不会配合蜀汉,就得想办法调高民众的积极性,如此才能勉强维持,但至少百姓会过得好很多。 如果曹魏一统天下的话,就如同晋朝一样,世家掌握话语权,整个天下的百姓都如牛马一样被奴役。 要是蜀汉一统天下,就如同后来的很多朝代刚刚开国时候,由于天下大乱破坏了原本的固有阶级,土地重新得到分配,民众的生活自然也会恢复。 哪怕之后再过个一两百年,像明末一样出现士绅集团取代世家大族集团,变成新的地主阶级,那也比现有地主阶级直接掌权强。 至少西晋就存在了五十多年,明朝还存在了二百多年呢。何况沉晨将来肯定会做出新的政策来防止这种事情发生。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,蜀汉现在在做的就是如我军一样,维护的百姓利益。 而曹魏维护的是世家利益,那么双方冲突不可避免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