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 第406节 (第1/2页)
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大宋这些年来一直想办法提高粮食价格,不允许粮价一路下跌到几十文钱一石的主要原因之一。 在这种情况下,朝廷实际的现金数量就比较有限,每年收上来的现金也就三千万贯左右。 包括给官员、士兵发工资,往往都是要靠铜钱、米、绢帛一起发放,譬如现在的俸禄往往都是米和绢帛,绩效才是铜钱,以此激励官员干事的积极性。 如果刨除掉给士兵、官员以及其它政府开支,那么林林总总能够用于建设的资金,自然就只剩下那么两千万贯。 能干点啥呢? 只能做点有限的工业建设。 而赵祯、吕夷简他们是希望段时间内看见成果。 他们想明年就看到火车和火车站。 明年就看到蒸汽轮船。 明年就让大宋的钢铁厂、纺织厂、学校遍地。 这其实也不是不能办到。 因为如今炼钢和蒸汽机技术已经达标,原材料也在来的路上。 虽然橡胶可能要过几年才能长大。 可船队完全可以在南美收割大批橡胶带回来,制作个几百上千个蒸汽机没什么问题。 而大宋的人力资源是目前整个世界最丰富的,有一亿的人口。 在技术、原材料、人口达标的情况下,他们想要看到这一切,并不难实现。 唯一的问题,就是钱。 这就跟游戏一个道理,游戏做出来了,你人物帐号建好了,剩下的就只有两种变强的方式。 一种是慢慢肝,一种是氪金。 因此为了加快进度,赵骏也是时候开始拿地主富户开刀。 新政实施下去之后,朝廷多次派出巡查御史,联合地方御史以及皇城司,督促地方官府迅速完成摊丁入亩的指标任务。 一时间大宋各地贫民百姓欢欣鼓舞。 而地主富户则是怨声载道,以至于不少人打算出售田土,降低成本。 正常情况下,产量越大,成本就会摊的越薄。 但这是指工业产品。 非工业化的传统农业成本摆在那里。 别看朝廷这次只提高了一倍税收,让税率达到20%,再加上售出的商税,基本就在20%到25%之间浮动。 然而剩下的75%-80%并不意味着就是纯利润,还有地租、运输、用人等等成本。 另外粮价持续下跌,对他们也是一个极大的损害。 光一个地租就可能要去30%到50%,再加上收获的粮食你还得拿去卖,雇佣长工短工搬运,到了最后别说赚钱,不赔钱都算不错的了。 所以那些收佃户较低地租的良心地主首先就受不了,只能售卖土地。 官府就趁机收购,把它们变成官田。 而那些地租收得比较高的黑心地主也许还能扛一扛,可佃户们很快就不干了。 因为官府收了官田之后,就再次降低了地租,比如把地租降低到三至四成,比地主那边收的五到七成低了不少。 并且官府还会提供一定的生产资料,如种子、农具等等,吸引大量的青壮劳动力为官府做事。 地方官府又会按照朝廷的指令,雇佣这些青壮劳动力在农忙的时候耕地,农闲的时候去修缮水利工程,开垦河渠、修建池塘、大坝、水库之类的水资源调节设施。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,等到十月份的时候,新政出台了仅仅不到四个月的时间,就有大量的地主佃户离开,投入到官府的怀抱。 要是在东汉到隋唐时期,门阀世家当道的年代,这些佃户就是门阀世家的奴隶,根本跑不掉。 然而大宋严厉打击奴隶制度,不允许限制人身自由,甚至都不允许提“奴”这个字,导致如果有佃户想要离开,地主不仅无法阻拦,甚至不敢阻拦。 因为以前的官府是站在地主那一边,佃户想逃走官府会派人去捉,而且地主手底下也有狗腿子,对佃户进行人身伤害以及圈禁乃至摧残。 但到了宋朝,经历了赵匡胤、赵光义、赵恒、赵祯四代废除努力制度,别说你对佃户进行殴打,就算是圈禁,也会被官府判刑。 特别是最近这些年赵骏更加强调人身自由的权力,严格督促地方官府严查这样类似的事情发生。 一旦知情不报,帮地主富户隐瞒,或者辖区发生比较严重的事故,丢官帽子都算是轻的。 这就导致地方官吏不敢在这件事上马虎,不再维护地主富户的利益,而是转而开始维护佃户们的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