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扶汉室,她是认真的_第365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365章 (第2/2页)

是掌握印书的审核权。

    抢在世族学会印刷术之前,树立起一个概念,朝廷允许你印,你才能印,否则印出来也是非法的、廉价的。

    贾诩仔细一想,也只能大叹可惜。

    今日蔡氏父女亲眼看到印刷过程,也没往阴谋或利益上去想,因而吕布赞他们纯良。

    并且发自内心地想着,人与人真的不一样。

    蔡邕速度很快,没几日就拿出了审核书籍的初步章程,又来与张祯商讨。

    等他们确定设立印审司,规范好职权,调派好人员之后,三月十七也到了。

    立后大典如期举行,盛大而隆重。

    但大婚之后的刘协,也并没有收拢政权的意思,依然是张祯和吕布独揽大权,朝廷诸公负责具体实施。

    刘协做得最多的事是用印。

    之前盖的是普通印章,现在是玉玺。

    盖得很快乐,毫无怨言。

    张祯觉得,这样的小皇帝才可爱。

    第307章 曹叔真是个好人

    大将军府的印制工坊,除了印张祯挑选出来的先人贤文,也接私人订制。

    但这时代的人还没这概念。

    于是张祯主动出击,给曹操去了封信。

    信里简略说明印刷术一事,并附上印好的《诗经》和《说文解字》各十本,邀请曹操印制自己的作品集,以宣扬德思、教化子弟。

    价格优惠,无论曹操有多少作品,她都只收一两银子一本,还免费提供所用纸张、免费排列版面。

    一千本起印。

    信送出去,张祯就等着收钱。

    吕布见她信心满满的样子,自己也跟着乐。

    又怕她受打击,不得不提醒道,“神悦,老曹不傻。非但不傻,还挺奸猾。”

    张祯:“我知道!”

    曹老板是什么样的人,看过三国的都知道。

    吕布委婉地道,“一两银子印一本书,有些贵。”

    有这一两银子,老曹能找人抄十本二十本。

    张祯笑着摇头,“大将军,你不懂。”

    手抄本和印制本,那能一样吗?

    对于某些秘而不宣的传承来说,也许手抄本更珍贵。

    但要是想装哗立人设,当然是统一规制的印制本更合适。

    吕布半信半疑,“老曹真会花钱干这蠢事儿?”

    张祯一本正经地纠正道,“这怎么会是蠢事呢?分明是雅事!”

    自古以来,有点文才的华夏掌权者,都喜欢著书立言、教化众生。

    无论效果怎样,都能从中得到一种有别于权势的乐趣。

    印刷术,能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求。

    何况曹操确实文采斐然,才华横溢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