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34节 (第2/2页)
贪官快开仓赈粮!” 也不知哪里来的大娘,如此接地气,她振臂一呼,乌泱泱就一群人云集景从。 要不是朱知府有先见之明,沿途布了兵力防刁民生事,这才没叫一场婚庆临时哗变成起义。 顾慎集火一波仇恨回府,擦了擦额间细汗,就听到小厮唱:“泰王到——” 游街这会子,已有不少“高朋”到场,这群老油子们闻声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立马起身相迎,乌泱泱就在中庭拜倒一片。 泰王有些名不副实,原以为得号“泰”,必定是心宽体胖一米虫,实物却清癯苍白,瘦得有些脱形,凹陷的双颊令他显得十分阴戾。 他虚扶起顾准,扯出一个笑,“顾大人如此喜事,竟都不通知本王?” 顾准微胖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“王爷日理万机,不敢叨扰,不敢叨扰。” 连月来,二人因赈灾事斗得正酣。 先是赈灾粮难筹,你踢球给我,我踢球给你,踢来踢去,泰王不及顾准脚劲儿大,被一脚破了门。好容易泰王得了个点子,将赈粮一事糊弄过去,这老匹夫又带着底下的员外郎,扯住官仓亏空这点事死活不松口。 泰王简直气得牙痒痒,干脆破罐破摔,栽赃嫁祸无所不用其极。 外头老百姓怨声载道,就是他推波助澜,人人咬死顾大人贪,也是他孜孜不倦脏水勤灌。 顾大人自然不甘示弱,也四处煽风点火,狂抖泰王黑料。 可以说除了正经饭吃不饱,府城老百姓吃瓜已经吃到吐。 这会仇人见面分外眼红,场中人无不伸长脖子看二人斗法。 泰王一挥袖,叫众人随意。 尔后目光轻扫场中张张熟悉的老脸,一边点名一边风凉道,“哟,张大人告老,李大人向来不耐烦这些场合……还是顾大人会经营,这南都谁不买你顾准面子?” 哦豁,这是暗讽顾准拉帮结派皮痒了。 顾准一脸惶恐,忙垂头拱手回怼,“不如王爷好人缘,与诸位大人打成一片!好些大人老夫还是头一遭见面,都叫不上名号,实在惭愧。” 嗯哼,老油条四两拨千斤,暗指泰王在南都才是根基雄厚。 两人你推我挡,很是太极了一会。 吃瓜被点名的各位,垂头讷讷一脸小心,内心却十分澎湃。 前前任吏部尚书张大人眼冒金光:这票价,值当! 老工部李尚书袖口下搓着老手,你以为他心惊胆战?不,他激动地能钻木生火:自打今上迁都,应天府多久没有如此热闹了? 知道的无不叹息这死寂沉沉的官场,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几个早已入土为安。 斗了半生的老家伙,那里受得住这冷落! 他们面上死寂,心中无不痛心疾首:官场不见勾心斗角,还不如一片荒坟!坟场尚能闹鬼,这南直隶六部鬼都不来! 好不容易老顾前来整顿官场,这阔别多年的机锋和博弈,叫贵宾席老大人们如何不心潮起伏? 张老大人甚至抹了把眼角泪,用眼神鼓励老顾:嘿,老伙计,可劲儿狂飙。 顾准老脸一僵,止住话头。 就听泰王一茬未平一茬又起,他在顾准左右相看,不解问道,“大人嫡子大婚,怎么不见顾冶顾大人来贺?都是一家人,如此避嫌反倒刻意了。” 得,这是引火两个顾私下里沆瀣一气,坑他救命米粮。 顾大人也不是吃素的主,“哼,那莽夫下官不屑见他。” 这时韦岑扯着顾云斐出列拱手,“回禀王爷,不是顾大人不来,而是前不久新安江上有异动,大人急着回京面圣,往来不及,只好令我带着顾家小子前来,沾点喜气。” 什么异动,泰王心知肚明。 这威胁成功叫他嘴角的笑冷了下来,他盯着这小小户部员外郎,“南直隶户部倒是上下一心,原来顾氏两支阋墙,是演给我们外人看的。” 顾冶这支同顾准这支,早已出了五服,一脉干的是水利工程,一脉打的是算盘珠子,向来井水不犯河水,只在许多年前,顾冶同韦家治淮时,曾被顾准卡过预算,朝堂上顾准以一敌二,与工部韦侍郎并顾冶吵得不可开交,一度撸袖子要干起来。 顾准不喜顾冶有勇无谋,时常被地方官员昧钱,顾冶瞧不惯顾准惺惺作态满腹黑水。 如果这是阋墙,那还真不是演的。 顾准一脸无语,“王爷可真爱说笑,我同他和不和不重要,重要的是顾总督耿直,不知什么异动,能劳他连夜赴京面圣?” 泰王攥紧了拳头,被卡住七寸,终是服了软,“顾大人,本王来是道喜的。” 顾准一拍脑袋,“嗐,下官怠慢。”说着他看了眼天色,“正当吉时,还请王爷上坐观礼。” 泰王却无视顾大人口中上坐,目光一扫,就在亲眷一桌捡了一位落座。 左边赫然是顾二,右边恰恰好是顾三。 问为什么顾劳斯不跟二哥挨着坐,因为中间原本卡着个bug黄五,谁知那厮还没蹲一会,就不知游荡到那一桌交际去了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